25sprout 創業的 365 天

就在昨天(4/10),牡羊座的 25sprout 歡度了第一年的生日,這篇文章是創辦人 Alex 記錄著一個新創公司從頭到第 365 天的冒險經歷。
一切從這裡開始:台北市三元街172巷8號頂樓加蓋
我在 24 歲生日的最後一天辭去了我在捷安特行銷的工作,決定創業。事實上在當下我並不明確地知道我要做什麼或靠什麼維生,但就像很多年輕人去澳洲 Working Holiday 冒險一樣,我想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去找到自己可以有一輩子熱情的事。
我的大學同學大便、大頭很義氣相挺地把他們在台北三元街租屋處的客廳借給了我當辦公室,我就在這裡和室友養的貓咪嚕一起工作。
最開始的時候因為有朋友在美國,所以我決定要做網拍,在網路上販售國外衣服品牌如 A&F, Hollister。當時在台灣已經有一堆專業代買和賣場在做這種生意,但我沒想太多只覺得反正衣服賣不掉自己穿就好,而且成本也不太高。經過了幾個月,網拍的生意慢慢有起色,也可以 Cover 我每個月沒有正職收入的開銷。在這時候我學到一課,即使一個市場看起來已經有很多先進者,只要做得不差你仍可以分到一小塊,而這一小塊如果你不太貪心那也可以過得還不錯。就像馬雲說的:大象很難踩死螞蟻,只要躲得好。

- 三元街,我們第一個辦公室。
重拾對網路的熱情
我從高中就開始寫網頁(用 Dreamweaver),一直到大學都是 SOHO 在接案,但做了一段時間覺得很無趣,於是就不再寫網頁改進入行銷的領域。直到前兩年看到了 HTML5, AJAX, AWS 等新技術,讓我發現經過這幾年網頁技術已突飛猛進,也讓我想要重新去學習網頁設計。所以在做網拍的這段時間(其實每天也花不到兩個鐘頭在經營賣場),我開始看很多電腦程式的書,慢慢把落後的這幾年的技術補回來。同時也大量閱讀國內外的網路文章,慢慢地感受到了這股從國外吹向台灣的網路創業熱潮。

- 第一次參加 AWS Seminar,認識了真正的雲端。
創業第零步:找到創業夥伴
在經過幾個月獨自在三元街客廳的學習與摸索,我突然想到了看起來一個很棒的 idea:簡單來說是一個旅遊社群的網站,讓背包客出國玩的時候可以認識當地人,帶你去一些私房景點,而當有外國旅客來到你的城市時,你也可以做一個熱情的台灣人帶他參觀你的城市。多麼的溫馨、多麼的世界祥和阿~
不過由於我不會寫資料庫,所以我想到了我唯一認識會寫後台的人:大學打工認識的學弟郭育廷 aka 駭客。我還記得我們是在 2011/7/29 在成大對面的一間蜜糖吐司見面,我跟他說了這個 idea 然後邀請他一起加入,我跟他說只要一個月就可以寫完,結果他就傻傻的答應了XD。(最後那個網站寫了半年)

- 只要一直有新玩具就很開心的駭客。
Let’s GoHospi!
我們把這個網站取名叫做 GoHospi.com,Go Hospitable 的簡稱。駭客其實是高雄人,但為了這個網站他搬到了台北,從 2011 夏天開始,我們就一起在三元街的客廳埋頭苦幹寫程式,之後還搬到了台南三個月移地戰鬥。
在開發過程中我們漸漸發現了這個世界上有大概 20 個網站在做同一件事,而且做得比我們快、比我們完整、比我們好一百倍。最後一邊寫一邊學的我們經過了半年的開發,總算把網站第一版寫出來了。結果不知道該如何宣傳這個網站,同時完全沒有獲利的方式。實際上在網站上線的那一天就宣告了他的命運,我們花了半年發現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也突然氣力放盡感到疲憊不已,GoHospi.com 在一年後網域到期的那天默默的關站。

- 第一版的 GoHospi.com
重新開始
實際上 GoHospi.com 的結束並沒有那麼悲傷,在這半年的學習與開發過程中,反而讓我跟駭客每天都很快樂的在工作。我們看著國外一流的網站,模仿他們的 UI/UX 偷學他們的程式碼,並為自己也能寫出 jQuery 流暢的動畫感到莫名興奮。也第一次發現當自己真正喜歡一件事的時候,就會變成一塊海綿用力吸收也不感到疲憊。
剛好就在我們決定放棄 GoHospi.com 的時候,駭客告訴我他朋友的姐姐的公司想要做一個網頁但沒什麼預算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於是我就接下了這個預算只有 $3,000 的案子。
因為很簡單我大概一天就寫完了,也許還不錯所以這家公司又發給我了一個專案,讓我接下來整個月都很忙。然後有一天客戶又告訴我說他朋友的公司要做官網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所以我又接到了另一個案子。
短暫的 SOHO 生活
就這樣慢慢的透過介紹有一些網站的案子,因為我們也只有兩個人,所以不需要太多的案子就已經把時間填得很滿。喔對了,我有提到從台南蜜糖吐司第一次見面到現在過了一年,我們兩個都還沒有拿過任何薪水嗎?這就是夥伴的義氣阿!
這時候的接案就像是當初大學當 SOHO 一樣,對我來說是駕輕就熟,但不一樣的是過去半年因為開發 GoHospi.com 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技術,所以我可以把學到的技術應用在這些專案上,客戶也覺得新的技術很酷炫樂意讓我們發揮。
因為接案需要開發票,這變成我們最頭痛的一件事。原本想要跟朋友公司借發票來開,但後來想到這不是長久之計,於是為了開發票,我們決定成立一家公司。
25sprout 的誕生
在台灣成立一家公司其實很簡單,你可以花萬把塊請會計師幫你搞定,或是自己花個一個禮拜去市政府跑所有流程,想當然耳我們把這一萬塊省下來自己去辦。在台灣成立公司最麻煩的話我想是公司地址,因為法令規定只有在商業區可以登記辦公室地址。三元街的頂樓加蓋很明顯的不是位在商業區所以無法,另一個方式就是去租一個真正的辦公室但對當時的我們來說辦公室租金是恐怖的負擔(我們連自己的薪水都付不出來)。很幸運的是最後在友人的協助下解決了這問題,讓我們不用每個月花 $3000 去租地址(只租地址沒有辦公室)。
接著我們開始想公司名稱,準備申請電話號碼等等。挑選公司的名字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實際上我大概想了一個月都還沒有決定。直到有一天 Vicky 和我在辦公室上網隨性地看著植物英文名稱的時候,她突然發現的 sprout 這個字看起來很有 fu,當下我們就莫名其妙的決定了。然後上網查發現 sprout.com 已經被註冊了,於是我們改叫做 25sprout,因為那年我們都是 25 歲,而中文就是新芽網路有限公司。
然後我請我的大學學長阿雄(當時是 ASUS 的工程師但骨子裡卻是個才華洋溢的藝術家)設計了 25sprout 的 Logo,感謝他的情意相挺!

- 第一張名片。
新血的加入與成長
公司成立以後,很幸運地我們慢慢接到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的專案,我跟駭客也一直很開心地忙碌著。又非常巧合的在 Vicky 實驗室的聚會上,我們認識剛進研究所的學弟 David,因為他的加入 25sprout 有了開發 APP 的能力。在成員加入的同時,三元街的客廳也漸漸不敷使用,於是我們決定租下了第一間辦公室。
有了新的辦公室之後,我們又很 lucky 的找到原本在 hTC 上班的前台設計師 Cathy 和我中山的學弟小藍,公司的業務就這樣慢慢的成長中。在幫企業客戶執行專案時,我們也不忘開發自己的產品,包括了結合 QRCode 的行動問卷軟體 SurveyCake、獨立開發且成功應用在每個專案的 CMS 軟體 BackStage、還有讓身為開發者的我們手癢時可以隨意發揮的 25sprout Lab。我們努力地試圖在創業世界裡的現實面與理想面取得平衡。
再過了半年我們搬到一間更大的辦公室讓每個人有自己的座位,也容納後來加入的 Evan 和 叉峰。

點與點之間的串連
回顧過去這兩年,現在看似不可思議的幸運。在三元街寫 GoHospi.com 的時候,從來沒想過有天可以租到一間窗戶看出去是 101 的辦公室,並且能和一群優秀的團隊一起工作。
還記得我第一個幫朋友的姐姐做的 $3,000 的案子,我們當初只是抱持著這不太難可以幫忙而把這個案子完成。後來她又介紹了她朋友的一間行銷公司給我們,之後變成了長期合作的客戶帶來了穩定的案源。
另外在離職不久後我跟以前捷安特的同事去帶台大 EMBA 的自行車環島團,認識了一位在網路業的前輩,我們就這樣邊騎車邊聊天並與她分享我當時的創業夢(就是後來失敗的 GoHospi.com)。之後因緣際會下,我們團隊成為他們公司的長期合作開發夥伴。
又之前我大學勁舞社學姊在華山舉辦了一個藝術活動,非常熱心的讓我們的新產品 SurveyCake 初次亮相。然後因為這個活動,我們認識了目前主要客戶。
Steve Jobs 在他著名的 Stanford 畢業演講中說過:
『你不能預先把點點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現在所體會的東西,將來多少會連接在一塊。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也讓我的人生整個不同起來。』
我從沒想過當初每個小小的行為會對我和整個 25sprout 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但冥冥之中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串在一起然後在我們的創業路上不斷產生漣漪。
25sprout 滿一歲了就像是個小孩子剛學會了走路,而我們要更謹慎小心的踏出之後的每一步。感謝每一個曾經幫助過給予我們鼓勵的人,也謝謝團隊的每一份子的努力讓第一年過得如此充實與精采。
最後,回顧我在兩年前離職的那天寫在自己的 Facebook 部落格:
『我的夢想,不需要是多大的事業,一間辦公室,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擁有很棒的產品或創意或技術,能交出不錯的損益表。每個人包括我自己都能熱愛這份工作,真心相信自己在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就算中了10億樂透隔天早上還是會想迫不及待來上班的工作。(有可能嗎?)』
對於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我是真心的珍惜與感到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