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全新的遠距辦公革命

本文是我為哈佛商學院教授 Taedal Neeley 的新書「遠距工作革命」所寫的推薦序。

擁抱全新的遠距辦公革命
遠距辦公革命後,辦公室從一個每個人工作的地方變成是大家見面的地方(圖為 Remote 而重新打造的 25sprout 辦公室)

25sprout 新芽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從 2013 年,就開始了遠距工作模式的實驗。在當時的台灣,遠距上班還是一個很創新的工作模式,因為這代表員工可自由地在任何地方工作,這包括溫暖的家、海邊,或一家在巴黎的咖啡廳。在經過一年的實驗後,普遍獲得同事們的好評,同時也發現身為一家網路公司,只要有順暢的網路和完善的線上工具,在什麼地方工作其實並不影響效率,從此遠距辦公成為 25sprout一個吸引人的特殊福利。

在 2019 年,新冠肺炎開始襲擊全世界,「在家上班」 (work from home,WFH) 成為一種新日常。雖然台灣疫情相對穩定,我們也在 2020 年底開始實施常態性的「3–2–2」混合辦公實驗。所謂「3–2–2」,表示每周可任選 3天進辦公室,2天 「在任何地方工作」(work from anywhere,WFA),另外2天是周末。我們在這段期間,持續透過問卷,了解同仁們居家上班的工作狀況,例如家裡的工作與網路環境、與同事及與客戶之間的溝通品質、在家工作的適應狀況等,結果高達 98% 的同事喜歡、且希望能維持這樣的混合辦公模式。

從公司創立以來,遠距辦公模式就一直是我們自豪的工作文化之一。「3–2–2」混合辦公模式實驗的成功,讓遠距工作模式成為常設的工作制度,也因此當 2021 年年中,台灣甫突破百例確診且升至三級警戒時,我們即宣布關閉辦公室,並在接下來的半年,全員都在家工作。也因為得利於先前已經實行的 「3–2–2」混合辦公經驗,縱使為期半年的辦公室關閉,無論是 在業務或財務方面,對我們的營運來說幾乎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也因為過去這段時間,我帶領公司經歷過不同階段的遠距工作模式實驗,當讀完這本由哈佛商學院教授采黛爾.尼利所著的新書《遠距工作革命》之後,我不僅對書中許多觀點感到共鳴,更對於能與作者就未來全新的工作模式之見解相符,而感到興奮。此外,本書另一可貴之處則是引導各位讀者,充分了解遠距工作模式為企業帶來的優勢與挑戰。

書中多次提到透過數位工具來維持遠距工作效率,以及設定共同目標達成共識,進而建立團隊彼此間的信任,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努力在做的事,包括導入完善的數位工具,如 Slack、Google Workspace、Notion、Figma 等讓線上協作更順暢;也透過 OKR,讓團隊的目標一致與建立共識。還有不定期的部門線上線下聚餐、Team Building 活動或是 Workshop 等,也是為了讓並非天天見面的同事們增加彼此的熟悉度與信任感。

隨著全球疫苗施打率普及以及重症率下降,人們也逐漸回復以往的生活方式。然而就像作者所說:「全球遠距工作機會只會越來越多,遠距工作型態,將是未來人們的日常。」一家能把遠距工作模式納入常態工作制度的企業,不僅在疫情期間具備更強的適應力,少了空間及距離的限制,企業更能廣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同時隨著遠距辦公帶來諸如辦公室成本大幅下降與員工滿意度提升等好處,都讓遠距工作模式對經營者來說充滿了吸引力。

因疫情而激發的全新工作模式正在席捲全球各行各業,無論現在各位的企業是採用傳統的朝九晚五辦公室打卡,或遠距辦公模式優先的工作型態,本書都可幫助你認識這個未來很有可能成為主流的工作模式;當然,每個決策背後都會有正反面的影響,當企業在擁抱遠距工作模式的同時,也將面臨許多挑戰,如該如何維持團隊生產力、加強同事彼此間的信任甚至避免企業文化的稀釋等,而作者也在書中以許多實際案例為輔,深入淺出分享不同企業在面臨挑戰時的相關做法。我相信對想要嘗試或已經正在進行常態性遠距工作模式的經營者來說,本書不僅能使你的企業從此面對任何突發危機時都能快速適應並生存下來,更能進一步成長、茁壯。


購書傳送門: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