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eyCake 劉邦彥:一個很不 sexy 的產品,如何成為企業都愛用的 SaaS?
或許就是這種不執著於成敗的心態,反而為公司帶來了轉機。幾個月後,台灣的 TOYOTA(和泰)主動找上門來,希望使用 SurveyCake 做為其新部門的市場調查工具。

本文轉載至 INSIDE
「這不是一個很 sexy 的產品。」新芽網路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劉邦彥苦笑著,但正是這個不夠 sexy 的產品,卻在十年間成長為擁有超過百萬使用者、每月處理上千萬筆回覆的企業級問卷調查平台:它就是 SurveyCake。
「我們創業的時候,根本沒有要做這個產品。」劉邦彥回憶起 2014 年的情景。當時他和共同創辦人都是 25 歲,年輕氣盛的他們原本打算做一個旅遊相關的產品,但很快就失敗了。憑藉著技術背景,他們轉而接案維生,在一個沒有冷氣的頂樓加蓋辦公室裡寫程式。
但機會往往來自於細微的觀察。在參加台灣第一場 AWS 活動時,劉邦彥注意到主辦方在活動結束後發下紙本問卷,讓與會者翹著腳在座位上填寫。「那時候剛好手機開始盛行,Facebook 也慢慢開始流行,我們就想說,能不能用手機把問卷和回覆結合在一起?就這麼簡單。」
團隊只花了兩週就做出第一版的 SurveyCake,自豪地宣稱這是全球第一個支援 RWD(響應式網頁設計)的問卷系統。但好景不常,沒過多久,Google Forms 和 SurveyMonkey 相繼推出了手機版本。「那時候我們已經覺得失敗了,也不是第一次失敗,就想說算了,放著吧。」
「反正我們要賺錢嘛,我們就是兩個人的公司,就在那邊寫程式。那算是樂趣啦,就覺得很好玩。」或許就是這種不執著於成敗的心態,反而為公司帶來了轉機。幾個月後,台灣的 TOYOTA(和泰)主動找上門來,希望使用 SurveyCake 做為其新部門的市場調查工具。
雖然當時的 SurveyCake 功能還很陽春,只有五種基本題型,但 TOYOTA 看中了他們的使用者介面設計。更重要的是,TOYOTA 願意投入預算,讓新芽網路在一年內開發出符合企業需求的進階功能。「他們給了一百多個功能需求,比如說單選題可不可以點了之後跳到另一題,或是驗證手機號碼的格式。」
這個機緣徹底改變了 SurveyCake 的發展方向。團隊不再追求做出一個通用的問卷工具,而是專注在滿足企業使用者的需求。「我們跳過直接滿足最大客戶的需求。我們抱持專案開發的精神,他的問題我們就幫他解決,他的需求我幫他解決。」
經過一年的淬煉,SurveyCake 2.0 版本誕生了。這個版本在功能上超越了 Google Forms,並建立起自己的競爭優勢。團隊也開始轉向 B2B 市場,提供客製化的品牌識別、獨立部署環境,以及系統整合等服務。
「這就是小廠活下來的機會點。」劉邦彥坦言,他們的優勢在於願意做那些大廠不願意做的事情。這種靈活度不僅幫助他們贏得了更多企業客戶,也讓他們成功打入了歐洲市場。目前,SurveyCake 已經服務了歐洲麥當勞超過 7,000 家分店,遍布 20 多個國家。
隨著 AI 浪潮席捲而來,SurveyCake 也開始思考如何運用 AI 技術增強產品功能。「如果你已經是一個有基礎的 SaaS,有數據、有使用者的數據,你加上 AI 進來,我覺得那是一個很好的加成機會。」團隊正在開發問卷生成、數據分析等 AI 功能,其中最具突破性的是「數位分身」(Digital Twins)計畫。
這個計畫的目標是通過持續收集和分析使用者的問卷回覆,建立起精確的使用者畫像。「你今天去王品吃個飯、去 BMW 賞車,然後你在愛料理的 APP 上,你都是我們的使用者。」這些數據能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客戶,甚至可以用來進行快速的市場調查。
有時候最好的機會,往往來自於看似平凡的產品。「我們現在叫做 SurveyCake 企業雲端問卷,就是 for 企業來使用。因為 2C 是收不到錢的,那個 Google Forms、Microsoft Forms 都內建還免費的。」
在訪談即將結束時,劉邦彥分享了他對創業的看法:「創業的人就會想解決問題,解決痛點。」而 SurveyCake 的成功,正是來自於他們持續解決企業使用者在問卷調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最初的手機適配,到後來的企業整合,再到現在的 AI 應用,每一步都是為了讓企業能更有效率地收集和分析資料。
「我們不能只做單純的工具。」這句話,或許正是 SurveyCake 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的關鍵。通過不斷深入理解客戶需求,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一個「不夠 sexy」的產品,最終成就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業故事。